1.视场数(F.N.)和实际视野
视场数(F.N.)指以毫米为单位限定试样成象范围的目镜光阑直径。通过目镜实际看到的圆区尺寸通称实际视野(F.O.V),可用下式求出∶

2.工作距离(W.D.)
工作距离指试样调准焦点时的物镜前缘与试样表面(或物镜使用盖玻片时,与盖玻片顶面)的距离。
3.齐焦距离
这是物镜组装平面与试样(或物镜使用盖玻片时,同一平面与盖
玻片顶面的距离)。
UIS2/UIS(无限远校正)物镜齐焦距离设计为45毫米。

4.物镜焦距与倍率之间的关系
下式表示了物镜焦距与倍率之间的关系。

M(ob):物镜倍率
f:物镜焦距
UIS2/UIS光学系统的成象透镜焦距为180毫米。
5.数值孔径(N.A.)
数值孔径是判断物镜性能(分辨率、焦深和亮度)的关键要素。
数值孔经(N.A.)以下式计算。

n=试样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(空气:n=1、油:n=1.515)
θ:光轴与离物镜中心最远的折射光形成的角度。
显微镜的视野亮度(B)由与物镜倍率(M)相关的下式求出。
数值孔径(N.A.)越大,物镜倍率越低,则以孔径、倍率的平方
值亮度会增加。

6.分辨率
物镜的分辨率由其分辨对象的两线或两点的能力测出。分辨率越大,两线或两点之间仍可区别的最小距离即越小。数值孔径
(N.A.)越大,分辨率即越高。
分辨率公式,一般采用下式测定分辨率:

λ:使用的波长或辐射(λ=0.55μm用于可见光)
N.A:物镜数值孔径
例:MPLFLN为100倍(N.A.0.90)、λ为0.55微米时
